幸躲翻江劫 美饌寫人生新頁
遷臺路線: 江蘇常州→徐州→上海→舟山→高雄→台北
第一次返鄉探親時往往涕淚龍鍾,而謝普慶卻笑容滿面。「都活到這把年紀了,能見到親人應該要很高興,怎麼會想哭呢?」抱持無畏勇氣,當年在江邊驚險躲過暴風追擊。對事業更從不畏難怕苦,加上樂觀堅毅的個性,讓他從徐州碼頭邊的一名雜工,搖身一變成為市場的人氣攤商,持續飄香40年。他的人生,一如他的獨門江浙滷味,透過時間冶製,鹹淡有致,展現迷人色澤。
「舟車匯百岳,襟帶控三吳」的家鄉
江普慶的故鄉在常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中心,自古即為富庶之地。父親是鎮上小學教師,赴遠地出差時不幸罹患傷寒,藥石無醫,不出一週即病故,而和樂融融的家庭陷入愁雲。家中窘迫,母親不得已將二哥與他出養,頓時失去三位摯愛,悲痛逾恆。一切看在眼裡的江普慶,此時才5歲。
7歲時,抗戰方興,家鄉的日軍盡毀藏書,卻與孩童友善,江普慶還從他們手上接過糖果。本街私塾學習三年,國校念了六年,小小鄉城關不住年輕鮮活的靈魂,無視兵燹,13歲的謝普慶出走徐州湖西渡口,找到雇船與燒飯的工作。他曾在低溫中行船,篙已結霜擲地有聲;逢枯水期舟船更難行,要穿著短褲泡在水中幫忙拉縴,回想起來至今都瑟瑟發抖。徐州為昔日「漕鹽運」要津,旅店食肆遍布,他把握學習機會,努力練就好廚藝。當時船老大欲將船與女兒託付,一心報國的謝普慶,仍決定溜回家鄉,加入常州警局交通大隊。
風暴下倖存 不願直視鄉愁
1949年4月23日共軍大舉渡江,警隊沿宜興、吳興轉進上海,路途迢遞,疾走數日未息,謝普慶腳底磨出一大片水泡,無暇治療,只好任其破了後癒合,癒合後又磨破,痛苦不堪。母親勸他不要參軍,謝普慶愀然變色:「若共軍進犯上海,吾等無疑置身水火,更何況我已經把身分證交出去了!」。當年7月,謝普慶與同袍分駕三船,於長江口窺伺往來船舶動態時,不幸遭遇颱風襲擊。「瞬間砰的一聲巨響,兩側船舷多處迸裂,一陣大風將船往岸邊帶,幸虧我年輕反應快,一翻身向岸邊爬去,所幸無恙。」另外兩艘被大風從江裏颳進海裡,幾乎全數罹難。而共軍砲聲雖落在附近,但也不值得一提了。
1950年6月,自舟山島登船,隨部隊先停靠基隆,蔣夫人親自迎接,但未曾稍留,旋即南下。直至端陽之日,雙腳才真正踩到陸地-高雄。濕熱潮風夾雜淡淡糯香,往來婦女從頭裹到腳,彷彿身處異國。副熱帶地區獨有的燠熱,助長水土不服。患痢疾而未能救治的同僚,不可勝數。
「思鄉很折騰人,每天身旁都有不忍卒睹的畫面,我只能儘量不去看。」復員後謝普慶表現亮眼,曾獲頒忠勤、景風勳章,長年夙夜憂勤,在1968年駐防金門時不支倒下,情況之危殆,甚至動用專機後送,險些喪命,謝普慶同時萌發去職之意。
卸甲後 獨門滷味吹響人生號角
1968年自軍中退役,謝普慶選擇落腳台北市的興隆路。他觀察到生活型態逐漸改變,外食市場成長可期,於是從流動攤販開始做起,賣起麵食與自助餐,每天流連於木柵、景美一帶討生活。直到1980年興隆市場成立,開始有了一方天地,才揮別櫛風沐雨的日子。
他著手研發江浙口味,過去在船家掌杓積累的功夫,食材與調味無不認真計較,所以不少顧客一吃就是幾十年,馬英九前總統亦為忠實粉絲。獨創滷汁鹽分調配得宜,入口鹹香不膩,牛筋,牛肚與大腸為鎮店「三寶」。原本以自助餐起家,所以熟食也大受歡迎,尤其年關將近,往往市場一開門,人潮就已湧現。而甘願排隊也要吃到的,正是他得意之作「紅燒獅子頭」,曾有死忠主顧遠從台中北上,一買就是200個。
羈旅異鄉的遊子,一嘗到謝老闆的家鄉味,味蕾瞬間勾起記憶,眼淚再也止不住。謝老闆總是電力滿格,善緣廣結,笑語溫情洋溢攤間。然而熱情不敵歲月摧殘,健康悄悄敲下警鐘,市場飄香了43年的攤子,在2011年劃下了句點。謝普慶笑說:「我本是穿街走巷的流動攤販,好不容易積攢到現在,衣錦還鄉,還可澤被親故,此乃快事之一;半生劬勞,子女教養無暇顧及,二男一女大學畢業有穩定工作,子孫皆賢孝,此乃快事之二。」
家鄉的哥哥與嫂子
太早立的牌位 太晚來的音訊
改革開放前,請託他人捎信並不困難,謝普慶怕連累,始終不敢提筆。直到1987年7月第一次探親,方知母親入土不滿百日,未能及時盡孝,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尚居家鄉的大哥,曾於青海勞改,走過絕望滄桑,語氣淡漠:「自你去舟山,共產黨來家中報信,媽媽知道你被颳到海裡後,就刻了牌位,常常拿出來拜。」是夜設宴,兒時玩伴一一現身,聊起囊昔,鮮明依舊,笑語不斷,沖淡些許哀愁。他不諱言當年返鄉,帶了3台電視與20幾個金戒指,無非是希望透過實質上的幫助,化解家鄉親友對自己的仇視,心中彼此亦有安慰。
邇來有感老家人情澆薄,遷台同袍皆仙逝拜別,因此決定不再回去。曾經因為健康,不得已將他的最愛退出市場。如今他更懂得樂活養生,用游泳與泡湯,給人生添火加柴,誓言不輕言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