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父親蒼穹魅影

09月 02, 2019 人物故事:田中台

遷臺路線:浙江紹興→高雄岡山→嘉義→桃園

田中台清楚記得,當年陪同父親田建南參加空軍年會時的情景,父親同學知道田父開飛機待遇優渥,卻不願對朋友解囊,故以四川話戲稱父親「老田」為「老鐵」-「鐵公雞」的「鐵」。然而父親一生謹慎用度,從不輕易借人錢,對他影響甚深。因為父親的一分一毫,都是每天涉險穿越高空火炮,深入絕境偵照或空投所得到的啊。

 

 

 RB-57高空戰略偵察機

 

上半場-黑盾中隊與CAT

 

田中台父親田建南,祖籍浙江紹興,1944年受「十萬青年十萬軍」感召,瞞著祖父母報考空軍官校,直到錄取後才返家請罪,投身抗戰。1949年局勢不穩,隨部隊飛抵高雄岡山。1950年於空軍官校畢業後,分發嘉義的第四大隊。原為戰鬥機飛行員,1953年調派至桃園第十二照相偵察中隊,擔任偵察機飛行員,負責敵情蒐集,截然不同的飛行人生就此啟航。

 

1957年田建南任少校作戰長,編制「黑盾中隊」。他所駕駛的RB-57戰略偵察機,長期置身18,000米的高空,致使耳膜發生病變。在廣袤腹地偵照更是危機四伏,不僅要留意共軍戰鬥機追擊,還需穿越層層密密的高射炮火網,所幸均能圓滿達成任務,並獲老蔣總統親自授勳,表彰其卓越貢獻。

 

退伍後田建南曾在遠航擔任機長,越戰爆發後,CAT(民航空運公司Civil Air Transport)招考退役飛行員,田建南憑藉豐富的飛行經驗應聘,與熟悉的危險再度共舞,支援越南空投補給任務。

 

七上八下 母親的生活日常

 

田父的嚴厲,讓旁人有時都捏了把冷汗。「有一回我不肯乖乖吃飯,一氣之下父親把我從娃娃椅上抱下來,把我的頭摁在砧板上,拿起菜刀作勢要砍,當時可把我媽嚇壞了。」小時候,田中台對父親在敬畏中總多了分疏離。田中台的母親田陳芳芳於1949年舉家遷台,一路上姊兼母職,拉拔六個弟弟長大。高中時參加空軍軍官的舞會而結識田建南,瀟灑倜儻的父親用卡車載了一堆女生來同樂,母親不以為意,反倒一見傾心。外祖父時任行政院長王雲五的參事,對父親也十分滿意。

 

田中台出世後,母親辭卻國稅局的工作,專心持家,從此承受良人日日夜夜生死未卜的折磨,卻不讓孩子覺察。「母親的堅強,很難被發現。她說爸爸今晚不回家的時候,語氣都淡淡地,我只知道爸爸又去飛了。」田中台表示。典範如父,在初中時田中台立志也要翱翔天際,但因罹患近視,讓他的機師夢碎,於是大學時只好選讀土木科系。畢業後對天空的興趣仍無法忘懷,最後仍投身航空業。「在工作上,爸爸就是我的谷哥大神」。有了父親這位「老司機」的提點,田中台在工作上更得心應手。有了共同話題,覺得與父親的心更靠近了。

 

揭開偵察部隊秘辛 昭示正義公平

 

田建男婚後信奉基督教,與黑貓中隊的陳懷交好,常相約台北靈糧堂做禮拜。1961年9月9日,陳懷奉命偵查大陸江西地區,遭中共地對空飛彈擊落,壯烈殉國。多日後記者向田建南探詢此事,田父推測陳懷已遇難,不料記者竟把猜測的信息以獨家披露,引起軒然大波。

 

為了此事田建南本應受軍法審判,但他認為空軍其他單位建功皆能光榮受勳,唯獨偵察部隊穿透鐵幕冒險犯難,不僅不能昭示國人,為國捐驅後還需隱姓埋名,實非尊重烈士之舉。此語剴切,使原本震怒的空軍總司令頗為認同,並上報給蔣中正總統知悉,其後陳懷獲公開表揚,蔣經國為其銅像揭幕特撰〈看不見,可是你依舊存在〉專文以表追思,後來的「懷生國中」、「懷生國小」因此得名。而田中台對父親仗義直言,揭開當年偵察部隊的秘辛,使其獲得公平對待,由衷感到欽佩。

 

 

成長憑壓力  一如飛機雲

 

改革開放前,田中台曾與奶奶通過一次電話,直到十多年前的清明節,才第一次返鄉掃墓。「在墳前跪下的那一刻,心頭湧起一股說不上的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彷彿爺爺奶奶在我面前。」「我是中台,我終於來了!」,輕輕一句問候,道不盡的感懷。綜覽父親一生,田中台以一言蔽之:就是「帥!」。父親的教誨,總言猶在耳。「一定要給自己壓力,凡事才能做到最好」。這句話,引領他在航空業服務30餘載,成績斐然仍保有熱忱。一如爬升的飛機雲,憧憬天空,向更明亮處迤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