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不死的豁達人生
文 | 張昱珍
遷臺路線: 安徽合肥→南京→湖北武漢→湖南衡陽→廣西柳州→雲南昆明→屏東東港大鵬營區→屏東東港共和新村
名演員金士傑的父親,金英,年輕時投筆從戎報考空軍官校,當了飛行教官,曾在訓練時兩度失事墜機,來到臺灣又因職務調派,差點因飛機失事再走一回鬼門關;現年105歲的金英,幾度大難不死,他順從命運卻不畏命運,樂在當下,笑看人生。
歷經生死交關的金英,講述人生故事
記憶中的空中英雄
小時候的金英,就對飛機情有獨鍾,總覺得穿著白色制服的飛行員很帥,因為念書時,曾有一架飛機在航行過程中發生機械故障,滑行降落在村子裡,當時金英和同學呼朋引伴前往察看,那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飛機,也因此深刻地將飛機和飛行員的英姿烙印在腦海裡。
1935年(民24) 中國正值日本侵華時期,當時還在念中學的金英,年輕氣盛、滿腔熱血,在政府的號召下加入了抗敵行列,瞞著家人跑到了南京,報考了他夢寐以求的空軍官校。
年輕時候的金英
兩次摔飛機 大難不死
空軍官校的訓練相當嚴格,無奈當時的機種複雜,配備又不夠精良,不但不足以應付作戰,連訓練時也容易出狀況;金英高級班快畢業時,某天在雲南,靠近昆明霑益區的上空,飛機發生故障必須迫降,眼看地面上的人群離他越來越近,影像越來越清晰,「如果他們完了,我也完了」,金英當時只想著如何避開人群,把傷害降到最低;他把機身偏向旁邊的田埂,飛機落地滑行後擦撞田埂機身翻覆,當時的金英也因為重擊昏了過去,被人送往醫院救治,墜機當時是早上九點,他一直到下午三點才清醒。
「為了救別人,沒想到救了自己」,這是金英第一次摔飛機,也是第一次感到幸運之神降臨,還好當時迫降的是水田不是旱田,減緩了撞擊力道,也讓金英逃過一劫,但至今臉上留了一道傷疤。
1938年(民27)12月1日,金英空軍官校第8期畢業,被分發到作戰隊轟炸組擔任飛行官,某天在四川的雙流機場又遇上了飛機故障,當時他帶著學生飛行,未料在空中飛機失去動力,最後安全迫降,前輪衝進水溝中,這是金英第二次摔了飛機,他和學生兩人雖然受到衝擊拉力,但還好只受了點內傷並無大礙。1949年(民38)金英隨著國軍撤退臺灣,最後定居屏東東港共和新村,此時螺旋槳機已經逐漸被噴射機種取代,金英也感到年歲漸增,無法完全駕馭噴射機種,所以轉任地勤繼續效力。
金英曾於印度任職飛行教官
險些搭上死亡班機 職務調派救了命
在金英升任東港空軍參謀大學總務科長時,某次接到學校教育處長指示,更改了原本要搭機北上的既定行程,教育處長希望金英以總務科長的身分,前往臺南了解工作人員的吃住情形。
當晚12點,金英被急促的敲門聲吵醒,被叫進了校長宿舍,一見校長夫人淚流滿面,他心頭馬上有不祥預感,果然,那架飛往臺北的班機,在鶯歌失事撞山,當時飛機上的12人,包含要求金英留下來的教育處長,全數罹難;再度與鬼門關擦身而過的金英,事後被指派到台北處理罹難者後事。「當時沒感到害怕,只覺得難受」,金英一來覺得,他的命是由12位同袍換來的,二來,成家有了一家老小的金英,心裡萌生退意,第一次對軍人這個職業有了掙扎。
曾經與死神擦身而過的金老師
歷經生死交關 笑看人生
經歷了一世紀的歲月,幾度大難不死,信仰基督的金英深信是上帝對他多了份眷顧與憐憫,總能讓他逢凶化吉;而他也樂於享受退休後的人生,每天總要找些理由騎著電動代步車出去晃晃,前幾年身體更硬朗時,還喜歡買菜做菜分享料理給教友,或下廚給回家探望的兒孫品嘗;即使居住了一甲子的共和新村,即將面臨拆遷命運,他也樂觀的表示,「大不了我就住進榮民之家」;甚至到現在,每年的12月1日,也就是金英畢業於空軍官校的日子,總要北上開一次同學會。
「我都會說,我今年又要來騙你們了,要跟你們告別了」,金英像個孩子般開朗的大笑著,他說,空軍官校147位同學,現在只剩他一個還在開同學會,其他人都由第二代或太太代表參加,但每個人,包含他都很期待每一年的相聚。
「我要不來,他們都散了」,105歲,大難不死的精采人生,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