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分離三十載 終能再續母子緣

05月 06, 2021 人物故事:陳復義

文|晏子萍

遷臺路線:浙江省吳興縣→杭州→上海→搭乘海宿輪→臺灣基隆

1949年(民38)裝甲兵司令部到陳復義的故鄉招募學兵,陳復義隨著同學們一同報名加入軍隊,原以為只是暫時離開故里,豈知瞬息萬變的動亂時局,讓陳復義就此被迫離開家鄉與親人,隨著國民黨撤退來到台灣,與母親海峽相隔三十年後,終於排除萬難,將母親接到身邊奉養,歷經顛沛流離,得以承歡膝下。

 

陳復義為我們述說隻身離家的遷臺故事

 

少年學兵 隨國民政府遷臺

 1932年(民21),陳復義出生於浙江省吳興縣(湖州市之前身),父母均是任職於紡織廠的職工,因為家境並不寬裕,陳復義自小即嚮往到外地闖蕩。國民政府由於經過1948年(民37)的徐蚌會戰,兵力耗損極鉅,1949年(民38),裝甲兵司令部到江南各地招兵買馬,四月初,招募官員來到陳復義的故鄉,當時才十來歲的陳復義與同學們紛紛報名加入軍隊,因為時局已經動盪不安,雙親認為投身軍旅應該較有保障,因此並未阻攔。

 原本預定四月二十九日軍隊開拔由上海撤退到台灣,豈知二十三日南京政府即被新四軍攻陷,大批逃難人潮湧入吳興,眼見事不宜遲,長官們決定提早出發,但是北往上海的路已被切斷,只能南下往杭州挺進,再坐火車多繞個圈兒到上海搭船,一百多名學兵,僅有三十五人能夠隨行,陳復義很幸運地被選中,因此有機會來到臺灣。

「沒有經過戰亂的人,真的無法想像當時的情景,到了杭州火車站,只見人山人海,黑壓壓的一片,根本看不到盡頭」,陳復義與同袍們終於等到最後一班開往上海的火車,車廂內擠滿了逃難的人潮,年輕人只好坐在火車頂上,摩肩接踵背靠著背,快過鐵橋時,就會有廣播通知車頂上的人要低下頭來,大夥兒一路上不敢闔眼,披星戴月終於來到上海。四月二十八日搭上「海宿輪」,五月一日清早抵達臺灣基隆,當時,陳復義並不知道,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最漫長的一場分別已經沸沸揚揚地展開。

 

陳復義(右)與友人合照

曉風涼月夜  悠悠思故鄉

抵臺後,陳復義在台中清泉崗裝甲兵基地展開正式的入伍訓練,其後在各個不同的軍事單位,歷經多項專業技能培訓的洗禮,刻苦自勵的他,不但通過國防特考,日後亦考入政工幹校第八期,完成學業,成為一位英姿煥發的國軍軍官。

 陳復義回想初到臺灣,在臺中清水受訓時的第一個中秋節:「大夥兒圍坐在操場上,在皎潔的明月映照下,啜泣聲此起彼落,大家都想家啊」!這一群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日後都有了自己的鄉愁印記。

 

陳復義在軍中有為有守,屢建功勳

三十年歲月 相隔倍覺離難苦

1961年(民50),陳復義經友人介紹,結識了美麗賢淑的江富美,當時隻身來臺又是外省籍的陳復義,如何讓以採茶為業的岳家同意這門親事?「年輕嘛!因為我當時才二十多歲,而且我很老實」,岳父放心地將女兒交付給他,有了家、心定了,他鄉就此成故鄉。

二子一女陸續出生,陳復義也由軍職轉入公務體系,為了充實專業職能,晚上還到中興大學夜間部繼續攻讀,過往艱苦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生活在平淡中綻放幸福,但是心中惦記的,仍是遠在海峽另一頭的家人,「我們輾轉與老家連絡上,得知哥哥在早年即因病過世,後來父親也撒手人寰,我最牽掛的就是年邁的母親,希望能夠將她接來台灣,以盡我為人子多年來的遺憾」。

 透過至親好友的協助,母親以探親之名從吳興來到廣州,再由朋友接應,將老人家送到「大陸救災總會香港分會」,當時是以「其子陳復義在臺」為由,經過繁複的公文往返及認證程序,母親在香港歷經五十天的漫長等待,終於得到入境臺灣的許可,1979年(民68)五月初,陳復義與家人在機場接到母親,「分離三十年,朝如青絲暮成雪,媽媽滿頭白髮,變得好瘦小啊」!多少思念與委屈,在瞬間潰堤,母子相擁而泣,從這天開始,直到母親以九十三歲的高齡辭世,母子再也沒有分離。

 

陳復義的母親以探親之名,由浙江吳興來到香港

 

陳復義的母親,歷經艱辛與漫長等待,終於得以入境臺灣與家人團圓

 

戰爭無情 和平無價

兩岸開放後,陳復義曾經帶著母親,與當年一同離開老家的友人返鄉探親,少小離家老大回,此行也一解長達四十年的鄉愁。數年後,陳復義又返鄉將爺爺、父親、兄長的墓地重新整修,過往因為兩岸分離難聚首,多年後終於得以安慰他們在天之靈。

陳復義目前擔任「湖州市旅台同鄉聯誼會會長」一職,這些年來往返於兩岸之間,也舉辦了許多交流的活動,從世事飄零到煙硝散盡,陳復義認為和平才是最無價的珍寶,就如他在採訪後留下的感言:「人的一生要知足,知足才能長樂,生活要平淡,才能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