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書的白袍將軍
文|楊曉穎
遷臺路線:
浙江省諸暨縣→江西省進賢→江西甘州→廣東省廣州→臺灣高雄壽山—屏東—高雄—金門
前金門花崗石醫院院長趙善燦將軍,民國23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他自幼聰穎,私塾念了三年,先生就要他跳級念五年級。然而時局烽火連天,家裡繳不出6袋穀子給他當學費,讀書之路因此中斷。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持續內戰,國民政府四處招募軍人,民國37年他辭別父母親,跟著軍隊從江西遷往廣東,1949年再跟著遷臺,從此落居臺灣。在戰火中長大的趙善燦,除了倚靠超強意志力捱過各種難關,他生命中似乎還有種特別的溫潤,能夠幫助他慰藉自己的苦難、也成為他傾注全力,盡心為身邊人奉獻的泉源。
趙善燦將軍為記憶庫訴說他的人生故事
金門白袍將軍 自幼聰明穎悟
民國71年,當時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在官邸親自交付此一任務給趙善燦要他接任金門花崗石醫院院長。花崗石醫院是當時金門地區,包括大擔島、二膽島軍民醫療的最重要區域,也是中外國際囑目的唯一地下醫院。回家跟太太說,太太深明大義鼓勵他去前線奉獻自己的專業。他這一去,任期結束後,又在司令官許歷農上將慰留下,延續了一任。
趙善燦在任內執行過多次重大醫療任務,更籌建重症加護中心及洗腎病房,趙將軍的貢獻被授頒「國軍英雄莒光楷模」;在金門人眼中,趙院長更是宛如華陀再世了,他離任時受頒為「金門榮譽公民」,亦及為「永遠的金門人」。
趙善燦將軍是遷臺一代,他出生於抗戰前三年,這位浙江省諸暨縣出生的農家子弟,回憶起戰火邊緣下稍安的太平日,仍有無限懷念,「我們過得日子是吃飯的米自己舂、穿的衣服是母親自己紡紗織布做成的」談到讀書的記憶,他最早念的私塾教室在廟裏,「每天真的跟神像一起上課」風趣的他說,第一天上學,父親還不忘特地挑顆家裡種的「極品級」水果前去向神佛祭拜。
趙善燦自小聰明穎悟,他愛念書,為了讀書,任何苦都難不倒他,儘管天剛亮,覺沒睡飽就得牽牛到山上吃草,等太陽升起再回家告訴父親牛被栓在哪棵樹下,才能揹書包去上學,這樣的辛苦他也能捱;晚上家裡沒油燈讓他做功課,他就上山砍柴找松子上到山下賣錢打油,燃煤油燈讀書,他是這樣喜歡讀書的一個人。
民國70年再調金門,擔任花崗石醫院院長,每天接待外賓
戰火燒村 辭親隨軍隊離鄉
然而,隨著中日抗戰,家鄉越來越不安寧。趙善燦記得一個下大雨的端午節,全村人為躲避日軍侵侮,跑山裡躲藏了。他和隔壁班小他兩歲的同學,也逃往河邊竹圍躲避,竹圍中,他們見日本人放火燒村,同學難過得哭了起來,「我就安慰他,他肚子餓得要命,怎辦?我就把身上帶的米抓了一把給他,跟他說『米也可以咬一咬』……」談這一段故事,趙善燦感慨說道「那時候真的很亂,老百姓很苦啊!」趙善燦的家,雖萬幸躲過一劫,沒被燒毀,父母親煮粥安慰村人,但儘管此劫暫且躲過,時局也越來越不安寧了。
民國37年,共軍在東北勢力激增,國民政府軍向大後方撤退,沿途招兵。趙善燦的父親見家鄉局勢日益險峻,遂問了兒子要不要加入軍隊先跟著去江西,「好,那就走吧!」14歲趙善燦答應後,從此踏上軍旅,這次和父母親一別,就像許多遷臺一代人的遺憾,從此和爹娘無法再相聚了。
14歲的少年天真以為打完仗後,一定還能回家,「我還記得過年時,我用軍餉兩個袁大頭,買了土產寄回老家,那時候還可以寄ㄟ。」未料,隔年,部隊就撤退到上海。要搭船前往臺灣那天,趙善燦清晰記得當天情景,軍隊來到黃埔碼頭,甚麼都沒有的軍兵一見到美軍棄守的倉庫裡有背袋、手錶、皮鞋、毛巾……,大夥開始搶著拿,「我當時很不舒服,只想上船。」先行上船的趙善燦,萬萬沒想到,就在軍兵搶東西時,船上已經擠不下人了,門一關,人再上不來了。
1950年(民39)趙善燦(後排左一)當時軍服很大,不合身
遷臺後的溫暖 自學考上國防醫學院
終於,船隻載著整船人來到了臺灣,「我到甲板一看,哇!這麼漂亮,看到西子灣壽山,看到白色浪花打在岸邊」高雄的寧靜,讓趙善燦暫時忘了一路的艱難。
初到臺灣舉目無親,趙善燦在團長安排下又從高雄到屏東炮兵團當傳令兵。咬緊牙關慣了,僅剩一件雨衣的趙善燦睡在地板上,沒有棉被的夜裡他冷得發抖,「趙善燦!你怎在發抖啊」副團長一看到這情景,從箱子翻出皮衣給他蓋上,「李桂新副團長真的對我太好了,看我這麼小小的可憐孩子……」這相隔多年的溫暖往事,趙善燦再提起,感激之情仍溢於言表。
後來,趙善燦透過一位同鄉,轉調到高雄軍醫訓練班當文書,此時,他再度拿出讀書的決心,自學通過同等學歷考試,但報考陸軍官校,卻因為體重不到45公斤被刷了下來。報考空軍又因為散光不符合資格。
趙善燦的愛讀書在團內出了名,為了學英文,他可以在補習班教室廊道上旁聽,從字母學起,想查單字,就到書店翻字典,同袍看在眼裡,最後號召起大夥一人五毛,湊足了五十塊錢買了一本子典送給他。這段同袍情誼讓至今快翻破的字典,都還被他珍藏著。
民國五十年,國防醫學院49期招生,趙善燦以同等學歷報考,考試結果,英文數學滿分,他考取了!「我跪在地上,我說爹娘,善燦考取了國防醫學院,我憑著努力達成願望了,我一定要在醫學方面幹一番事業,我跪在那裏哭啊,哭得很傷心。」
畢業後,趙善燦繼續本著拼命三郎的火力,實習期間幾乎都留駐醫院。他駐守金門時幾乎不回宿舍睡覺,隨時都在為病人待命中。如此累積了他堅強的實力。讓人敬愛的趙善燦將軍,一輩子,篤行著遷臺一代的典型,「他們字典裡,似乎沒有過不了關的苦」,最苦之事,唯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趙善燦珍藏超過一甲子,同學為他購買的英文字典